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开云棋牌官网体育-开云手机官网入口下载 > 新闻动态 > 沈周《山水册•空林鸟喧图》:画中无人,策杖之声已然响起

沈周《山水册•空林鸟喧图》:画中无人,策杖之声已然响起

发布日期:2025-08-07 10:57    点击次数:72

图片

风候夜逾静,空林惟鸟喧。空亭归杖屦,烟霭隔西原。沈周。风呼啦啦地吹着,夜越发地静了。林子里空寂寂的,鸟儿鸣叫几声,是那么地清晰。空亭子等待着归人,那归人在哪呢?是不是在那烟波微茫的西边的原野上呢?荒寒之境越发地浓烈了,可能这是最与云林的心切进的一次吧。温暖平和的沈周,这一次终于不一样呢?他还是那个石田先生吗?中国美学的“荒寒”绝非萧瑟枯寂,而是“寒中有暖,寂中有生”,是对生命本真状态的回归。倪瓒的山水亦善用“静中藏动”,其画中枯木、空亭、寒汀看似孤冷,却在极简线条中藏着风的流动、水的清响,正如他笔下“逸笔草草”的荒坡,留白处暗含天地呼吸。沈周的“鸟喧”与倪瓒的“空寂”,都在“荒寒”的基调中保留了生命的呼吸感:前者以鸟鸣显山林之静,后者以留白纳天地生机。题跋中“空亭归杖屦”一句,将人的存在轻轻嵌入荒寒之境——暮色中的空亭本是孤寂的象征,却因“归杖屦”(拄杖者归来)的意象,添了几分人文暖意。沈周的荒寒从不远离人,而是人在自然中的诗意栖居,中国文人的荒寒之境,是心灵与天地的对话场,而非隔绝人世的孤岛。画中无人,策杖之声已然响起。真是应了王维的诗歌:空山不见人,但闻人语响。返景入深林,复照青苔上。沈周与倪瓒的荒寒之境,虽一偏“暖寂”,沈先生是含人文烟火的,一偏“孤逸”,多显世外之趣,却在本质上相通:他们都以荒寒为镜,剥离世俗的喧嚣,呈现天地与心灵的本真。好,到这里。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